第一部分 单元教学设计总思路

一、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入一个新阶段。《新课标》首次使用了“大观念”一词,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基于真实语言运用视角,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生情况,确定学习发展的内容主题,初定真实任务(鲁子问,张荣干,2005)。确定单元大任务和具体的小任务。秉持真实语言运用的语言理念,围绕主题语境,依托语篇,联结英语课堂与真实生活,设计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层次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追求达成真实任务成果的过程中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理解与表达意义,实现深度学习,从而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基于学生学习视角,设定以达成真实任务成果为目标的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教师对学生任务成果达成和素养学习发展的相应支持引导过程(张荣干,2017),形成主题意义引领下基于真实任务的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等阶段及其环节的师生活动流程。
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

单元主题意义分析

项目 内容
主题意义

 

◎交往  √ ◎感情 ◎态度
单元功能:询问、介绍、建议
育人价值 体验社会大生活是由五彩的个体生活交集在一起的,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热爱生活。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隶属总话题“日常生活”下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已经学习过时间和日常活动的询问与回答,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单元继续了解更多学习和生活上的日常活动。同时本单元中所谈论到周末活动一般现在时表达,也是为六年级中的My weekend plan 和 Last weekend做了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日常生活的话题一直贯穿始终,并且对于该话题意义层面上的渗透却逐步提升。

教材以主要人物在谈论别人和介绍自己的一天的情景展开教学,呈现出本单元要学习的核心词汇、句型及其语用环境。通过主情景导出大任务“My day”,谈论他人或介绍自己的日常生活,功能是询问与介绍。本单元主题突显,话题和核心语言保持较高的一致性,情景也和人物安排较为集中,主要谈论Pedro’s day, Sarah’s day两个西方家庭,并加入了Robin’s day和Zip’s day。但缺少介绍中国家庭的板块,因此在A Let’s spell 中创编短文,介绍Zhang Peng’s day,让学生在有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学习活动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从体验他人的五彩生活中,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从而热爱生活。

三、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在四年级下册学习过回答时间的句型:It’9: 00 o’sclock.等;在五年级上册学习过主题为“My week”的知识,能简单介绍自己一周的活动,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活动,学会热爱生活。学习过句型: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 I often…和部分动词短语:watch TV, read books, play computer games, do housework等,学生对频度副词:usually, often, sometimes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学生对多彩的生活和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悟不深,本单元学习中可采取以s旧带新的方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普通的日常活动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学会热爱生活,懂得分享身边的事。
四、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围绕单元主题,深挖各课时话题,在单元大任务(Make more friends, Talk about the colorful life)的统领下,划分成三个活动:了解学习日、周末和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作息,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明确单元总目标和课时分目标,设计问题解决的任务清单(任务1:谈谈学习日的日常活动。任务2:谈谈周末的活动。任务3: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动。)并以任务解决所需要的时间划分课时内容。

在课时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重视学生的真实经验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一系列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实践性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学习活动,进而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生活问题,了解中西方地域文化差异导致人们的作息时间不同,了解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作息表,学会热爱生活,合理规划自己的日常活动。

五、单元总目标
在本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 用英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息表,询问和回答某时做某事

(1)能听、说、读、写五个有关日常活动的词组,并运用这五个词组询问和回答关于日常活动的时间安排问题。

(2)了解中西方地理文化差异不同,导致人们的生活作息时间有所差异,学会合理安排自己作息时间。

(3)了解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作息表,学会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2. 学生能够读懂创编语篇,发现语篇中含有cl和pl的单词发音规律,并能跟着录音唱歌谣。

(1)利用cl和pl的发音规律去拼读相应的单词,做到规范书写句子。

(2)了解中西方地域文化差异不同,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作息。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3. 询问并表达自己的周末活动

(1)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能在语境中理解新词。

(2)能理解科学、合理的周末活动,学会劳逸结合,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能根据图片、视频及老师提供的素材表达自己的周末活动,能根据图片、视频及老师提供的素材表达自己的周末活动。

4. 能够读懂Read and write中的短文,并通过阅读所获取信息,完成相关练习。

(1)学生能够在范文和文本框架的帮助下,运用核心词句完成书信,并能在有意义的语境中模仿阅读部分的书信范本补全回信。

(2)学生通过文本学习、介绍自己的日常活动,感受日常生活的乐趣

5.学生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故事内容,复习和巩固有关人物一周的活动安排的词汇和句型。

(1)能够理解并朗读故事,并将故事表演出来。

(2)学会抓住关键词,核心句型结构,创编故事结尾。

六、单元设计框架

(一)单元课时安排及板块分配(示意图)

图,略

(二)课时间相关性分析

本单元的第一个课时是A部分的对话课,通过初步了解Pedro在西班牙的学习生活作息表,学习核心句型:When do you…? We…at…o’clock.询问某时做某事。第二课时继续围绕Pedro的作息表展开学习A部分的词组,学习询问关于日常的时间安排,了解中西方地域差异导致人们的作息不同,从而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第三课时是语音课,学习字母组合cl和pl的发音,继续延续前两节课的主情景,学习张鹏在中国的作息时间,创编视频介绍,接着引出单词,解决第二个教学目标。第四课时和第五课时学习Sarah多姿多彩的周末活动,从前面的介绍学习日再到周末,介绍自己的日常活动,学会合理自己的周末活动,注意劳逸结合,达成第四个目标。第六课时通过Robin的一场表演,认识Robinson和Friday,了解人物性格特征,多姿多彩的岛上生活,s通过与语篇了解中英文书信的差异,即达成第五个目标。第七课时一个小故事,通过朗读和表演感悟Zip的一周安排,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周,对本单元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和升华。
第二部分 分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