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家更美好》优质教案第1课时

  • 教学目标
  1. 独立完成学习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 提升自立自强的意识。
  2. 学会用行动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恰当处理家庭矛盾。
  3. 用和谐、 民主的方式参与家庭议事,同商议、共承担,与家人共同努力创造和谐家庭。
  •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用和谐、民主的方式参与家庭议事,同商议、共承担,与家人共同努力创造和谐家庭。
  2. 学会用行动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恰当处理家庭矛盾。
  • 教学用具

教师:1. 教学媒体、 活动评价单、 板贴。

学生:1. 自家的家庭责任单。

  • 相关资源

图片资源、场景照片等

  •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家庭责任 · 共同承担

反馈指导: 1.播放《教育部发布 92条规定, 要求小学生增家务劳动作业》视频,请同学们思考并交流为什么教育部要做出“学校要布置学生家务劳动” 这样的规定?自己是否懂得它的初衷?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每位家庭成员应该当担起自己的家庭责任。

教师总结: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每位家庭成员都享受着家庭带来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慰藉,同样的,每位家庭成员也应该当担起自己的家庭责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我们在家里承担的事物也会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 以学生思考讨论的方式导入课堂,引发学生明白自己是可以参与家庭议事的,提升自立自强的意识。

活动二: 我们的家庭责任单

反馈指导: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家庭责任单,并请同学们制作属于自己的家庭责任单;在小组内讨论对比并说说从不同的家庭责任单中,自己发现有什么共同之处。 2. 爱的告白与畅想:教师展示课前搜集的班级部分同学的家庭合照,鼓励同学们上台分享:家对于自己而言,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呢?感受家庭的意义并从中分析总结出家庭所承担的责任。 3.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明白家庭所承担的一些责任不仅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

教师总结: 家庭既满足了我们衣食住行、 教育、 娱乐等基本需求, 又满足了我们感情的需要, 让我们感到安全和幸福。拥有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愿望和追求,每个家庭成员都主动承担自己的家庭责任,尽自己所能让家庭更美好!

设计意图: 通过家庭责任单,可以对各个家庭成员所承担的家庭责任一目了然, 从而激发学生自觉、 主动地承担属于自己的家庭责任。在通过具体的生活镜头帮助学生了解家人的担忧,从而告诉学生如果我们能够自立自强, 就是对家人最好的支持。

活动三: 生活小镜头

反馈指导: 1.播放视频《蜡笔小新》,请同学们在观看后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也感受过类似的来自家人的“爱的唠叨”吗? 为什么他们总喜欢这样唠叨? 2.播放《小欢喜》中方圆失业片断,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方一凡在得知方圆失业后会有怎样的表现?从方一凡和方圆的做法中, 你感悟到了什么?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人共同完成“自我评价表”,思考在今后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提高。

教师总结: 每个人在家里都有自己的责任,父母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担负起了家里的主要责任,而我们作为小朋友,也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减轻责任。我们小时候,父母有抚养我们的责任,当父母老时,我们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家庭让我们感到安全和幸福。

设计意图: 在通过具体的生活镜头帮助学生了解家人的担忧, 从而告诉学生如果我们能够自立自强, 就是对家人最好的支持。

活动四: 家庭变化巧适应

反馈指导: 1.小小分享会: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曾经遭遇过哪些家庭的变化,当时自己是怎样和自己的家人共同应对的。 2.课件出示教材“活动园”的情境,与小组成员讨论面对家庭的变化, 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哪些考虑?该如何去适应?

教师总结:家庭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事情, 如父母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 长辈突然生病, 家里收入减少了……对这些事情, 我们不能埋怨, 更不能拖家人的后腿。 在这个时候, 你的一声关心的问候、 一句贴心的劝慰、 一杯暖心的热水, 都是对家人的支持, 都是在为家庭作贡献。

设计意图:从对视频故事的分析中懂得当家庭变化时,我们要懂得尊重、理解和体谅, 耐心沟通解决问题、适应变化。

六、课堂小结:虽然我们还是小学生, 但毕竟我们是家庭的一份子, 对家庭, 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 在家庭生活中, 我们应该互相理解、 互相帮助, 这样我们的家才会更美好!

 

七、板书设计: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赡养老人、抚育子女

家庭所承担的责任

感情交流、改善生活

我所应当承担的家庭责任:自立自强

 

八、作业布置:采访家长, 了解他们近期的烦恼是什么, 看看自己是否有办法帮忙解决。

 

九、教学反思

  卢梭十分推崇儿童通过发现自我进行学习, 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儿童想要知道的东西, 而是让他自己发现, 自己去获得知识。 例如, 在本课教学中, 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需要担当什么家庭责任, 也不直接告诉他们商议家庭事务的方法,而是通过情景体验的方式嵌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 将学生快速带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交流探究中认识何为家庭责任。

通过情景体验的方式, 如学生表演情景剧再现教材活动园的内容, 在活动体验和探究思考中认识到恰当的处理方式能够化解家庭矛盾, 从而了解一些商议家庭事务的方法。教师直接传授的知识仅仅是理论, 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自我发现而获得生活智慧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