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诚实》示范教案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
1.在当事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做错事,应当主动向对方说明情况并承担相应责任。
2.能够辨别生活中诚实与不诚实的行为。 |
重点 | 诚实守信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实践。 |
难点 | 学会和理解善意的谎言。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上。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题目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从不出去吃喝玩乐,只喜欢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
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这就是“拙诚”的力量。 |
阅读资料初步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 | 激趣导入 |
讲授新课 | 学习活动:诚实伴我们成长
我们的成长需要诚实的品质来陪伴,我们应该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一天中午,张强在上学路上无意中撞坏一辆名贵轿车的后视镜。当时车主不在,他就在原地等了约半个小时,车主还没来。由于赶着上课,他只好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尊敬的车主,我是第一中学的学生张强,今天中午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我无法及时赔偿,请联系我,我的联系方式是XXXXXXX。对不起!”当别人问他:“车主并没看到,你悄悄走了也没人知道,为什么还要留纸条?”他却回答说:“自己做错了事,就应该负责。” 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张强的行为? 解读:这个事例说明如果自己做了错事,即使当事人不知情,也应当主动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诚实的行为。 该怎样做? 如果遇到下面几种情况,你该怎样做?请演一演。 1.从商店买东西回家后,发现收货员多找了几元钱,我该…… 2.测验时一道题难住了我,正好可以看到同桌的答案,我该…… 3.不小心打碎了亲戚家的花瓶,我该…… 解读:这几个生活中的场景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该如何选择,其实就是对我们的考验,诚实守信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实践。 活动过程 1.想一想:张强这样做对不对? 例:我觉得张强很勇敢,犯错后能及时承认错误。 2.如果你遇到和张强同学相似的事,你会怎么做呢? 例:也许当时我会偷偷溜走——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我过后会采取措施补救,赶回来留下联系方式,主动承认错误并联系车主。 3.演一演。 学习活动:真假“谎言” 说一说 下图中的同学都对别人说了谎话,你认为两人的“谎言”是否有区别?说说你的看法 波波突然想到一个恶作剧。他跑到村头,气喘吁吁地对雯雯说:“你家来客人了,你快回去。” 解读:利用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来恶作剧,虽然只是想开玩笑,但这也是说谎的行为,是不对的。 播放视频《狼来了的故事》 爷爷得了重病。为了不影响他的心情,避免加重病情,芳芳和爸爸决定向爷爷隐瞒病情,并安慰他说,他的病很快会好起来的。 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谎话多种多样。善意的谎言的动机是善良的,是以维护他人利益为前提的,因此,在特定条件下,我们可以理解某些善意的谎言。 播放视频《善意的谎言》 名言: 巧诈不如拙诚。 ——《韩非子•说林上》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德国】海涅 解读:读完名言,我们明白了;诚实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做人之本。 活动过程 1.谎言也有区别,你能给它们分类吗? 2.前面图中的两种“谎言”有什么区别? 第一种是不诚实的,说假话,欺骗别人。 第二种是善意的,为对方好。 名言解析:“巧诈不如拙诚”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用来表明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 我的积累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美国】德莱赛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英国】莎士比亚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与诚实有关的成语 真心实意 诚心正意 货真价实 一言为定 驷马难追 表里如一 抱柱之信 言信行果 光明磊落 心口如一 开诚布公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童叟无欺 |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
阅读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活动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
探究分析 | 讨论交流 |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 | |
课堂练习 | 幻灯呈现 | ||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
板书 | 图,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