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独特的》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
1.了解自己的外貌特点和兴趣爱好。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3.认识理想中的自己。 4.感受自己的内心。 |
重点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可以多方面了解自己的特点。 |
难点 | 从理想自我的角度更深入了解自己,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其实人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照照镜子,可以欣赏自己的独特之美;问问他人,能够了解他们眼中的自己;想想梦想,足以找到理想的自我;默默回顾,就会发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 阅读资料,初步感受自己的独特魅力 | 激趣导入 |
讲授新课 | 学习活动:自我介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镜子中、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特点。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解读:这三幅图设计的是观察镜子中、阅读中、活动中的自己,从自己的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中初步了解自己。 提出问题:你能结合学习、玩耍、运动等活动,说说自己的特点吗? 解读:主持人的话让我们将学习、玩耍、运动等活动结合起来,综合说一说自己的特点。 活动过程 1.照镜子,说特征。拿一面小镜子,观察镜子中的自己,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点。如,眼睛、鼻子、嘴、头发、身材等。 例:我有一双大眼睛,扎着马尾辫儿,经常笑眯眯的。 2.说活动,讲爱好。回忆自己参加过的活动,说一说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弹钢琴、读书等。 例:我爱读书、看电脑。我最喜欢的书是《小公主》,因为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小姑娘。 3.综合看,自画像。综合上述活动,找到自己的特点,向小组同学介绍自己。也可以制作“我的名片”。 例:我的头发又黑又硬。我酷爱踢足球,也喜欢跑步,同学们经常能在操场上看到我奔跑的身影。 学习活动:我是这样的吗? 除了在镜子中、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特点,我们还可以像赵兴那样从他人的看法中了解自己的特点。 赵兴的调查结果 父母认为赵兴有点儿调皮,老师说他很有韧劲,同学说他足球踢得好。赵兴认同老师和同学的看法,自己确实能一直坚持练习书法、提高球技。但赵兴并不认同父母的看法,他觉得自己并不是真调皮,在父母面前的那些调皮行为,其实是想逗父母开心。 解读:《赵兴的调查结果》讲了父母、老师、同学对赵兴的看法,以及赵兴的回应,引导我们从他人的看法中了解自己。 解读: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看法中了解自己,从身边重要的人那里获得自我认知。 提出问题:假如你并不认同某些人对你的看法,你会以什么方式与他们沟通呢? 解读:主持人的提问旨在提醒我们,如果我们不认同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沟通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平心静气,增进他人对我们的了解。 活动目标: 1.能够从他人的看法中了解自己,获得自我认识。 2.针对他人的看法,能够予以适当的回应并说明理由。 活动准备: 准备几个信封,把空白纸条放入信封中,分别给父母、老师、同学,请他们写上对自己的看法。 活动过程: 1.读《赵兴的调查结果》,结合表格,了解父母、老师、同学对赵兴的看法,以及赵兴的回应。 2.根据课前的访问调查,把家长、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汇总填表。 3.回应信封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说一说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爸爸妈妈说我有点儿偏食;老师说我多才多艺;同学说我活泼开朗,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我认同他们所有人的看法。的确,爸爸妈妈说的有些健康的食物我就是吃不下,总觉得味道怪怪的。我知道父母爱我,我会心平气和地跟他们沟通,不会任性。 活动拓展 如果他人对你的看法和你的自我认识不一致时,你会如何解决呢? 例:我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态度友好地和那个人解释一下,增进他对我的了解。 沟通五大技巧: 1.积极询问。2.认真倾听。3.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4.互相尊重。5.绝不口出恶言。 学习活动:神奇的变身魔法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有特别的期望。假如你有一种神奇魔法,可以将自己变成你想成为的事物,你想变成什么呢?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解读:五个泡泡中的内容提示我们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具有某种动物、植物或文艺作品中的人物的特点来了解自己,从理想自我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提出问题:你是否能从这些自我期望中找到自己呢? 解读:主持人的话告诉我们,通过自己的期望,也能了解自我。 活动准备 1.想象自我。假如有一种神奇魔法,可以将自己变成你想成为的事物,你想变成什么呢?一朵花、一棵树、一只鸟、一片云……想象的世界可以让你尽情地变成你喜欢的事情。 2.说明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你为什么希望成为这种事物,你喜欢它的哪方面特点。 3.表达愿望。按“假如我能变成……我愿意成为……拥有……的特点”的句式说给全班同学听。 4.认识自我。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联系起来,从己的特点。 交流展示 例:假如我能变成一种动物,我愿意成为一只雄鹰,拥有雄鹰展翅翱翔的气概。我真的认为我像雄鹰一样有远大理想。 小结: 七十二变不简单, 变花边草变诗仙。 神奇想象有魔力, 我的特点样样观。 阅读角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个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中存放着自己喜爱的事物、美好的经历、特别的感受,还会有各种想法和疑问。 我独特的内心世界 我的内心像一个“故事袋”,在“故事袋”中有快乐、有宁静、有惊喜、有悲伤…… 我有一个精美的小盒子,里面装着我喜欢的东西,有漂亮的糖纸、五彩的编织线、美丽的落叶书签。我经常打开小盒子,欣赏自己的收藏,玩完后,会小心合上盖子,放在书架上收好。我还记得自己曾经给甲虫造了一个漂亮的“家”,我在树下挖了一个洞,用树枝和树叶在洞口架起一个小棚,然后,在棚子上培了一层土,我觉得甲虫会很喜欢这个“家”,它一定会经常来这个“家”里住。 我心里还有好多小问号,想去探究答案。比如,为什么彩虹是七种颜色而 不是八种呢? 解读:“阅读角”描述了一位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感受自己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 提出问题:你有自己的“故事袋”吗?默默地想一想你的“故事袋”中都装着哪些事情。如果愿意,可以跟大家分享。 解读:主持人的提问意在引导我们通过回顾自己的秘密,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分享自己的秘密是自愿的事,不能强迫;涉及身心安全的秘密,应向自己信赖的成人讲述,以获得帮助。 阅读目标 通过阅读故事,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阅读探究 1.小作者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例:小作者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他对玩具等物品非常爱惜,还为小小的甲虫造了“家”。他还有好奇心,爱探索,想去探索彩虹为什么有七种颜色。 2.“故事袋”有什么用途? 例:“故事袋”可以是真实的,装着自己珍爱的物品;也可以是一个象征,存放自己的秘密。 拓展活动 1.打开“故事袋” (1)想一想自己的“故事袋”中都装着哪些事情,如,喜爱的事物、美好的经历、特别的感受、新奇的想法、难解的疑问…… (2)回顾自己幼儿阶段是否有过想象玩伴或与自己的玩具“聊天”的经历,我们每个人总有一段内心独白深刻于心,默默回想一下,然后与大家分享。 2.分享小秘密 例:看过《流浪地球》这本书后,我对宇宙充满了好奇。我不想带地球去流浪,我希望地球一直好好的,希望我们人类自己去外星球探索,把地球建设得更美好。 小结:如果你有涉及身心安全的秘密,别忘了向自己信赖的成人讲述啊!
|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
阅读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活动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
课堂练习 | 幻灯呈现 | ||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
板书 | 图,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