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二)
【教材解读】
关于百分数的认识和应用,人教版教科书分两步进行。六年级上册主要编排百分数的认识以及用百分数解决一般性的问题,而本单元主要涉及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特殊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本单元的选材贴近学生生活,直观、有趣,充满时代气息。教科书依次按照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顺序编排,体现了从简单到综合的层次性。
折扣问题、成数问题都包含了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等数量关系,折扣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而成数是表示农业收成方面的术语,或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学生接触较少。教科书中涉及成数的实际问题一般是以“增加几成”“减少几成”的形式呈现的,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同时掌握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
在税率的学习中,教科书着重介绍了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揭示了应纳税额、各种收入中应纳税部分与税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并不是计算本身,而是对于税种、应纳税额(一个数)及税率(百分之几)的确定。
教科书在说明储蓄意义的同时,直接介绍了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以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即利息=本金×利率×存期。由于有存期、利息和本金三个变量,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思考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应用的综合性也更强,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的含义,能运用百分数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于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可能会有所了解,但并不能将生活中的这类知识与教科书上的百分数知识相联系,对于知识之间的联系缺乏理解,需要对他们进行规范指导,形成系统性的概念。
【教学策略】
- 加强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教学活动中,要抓住核心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用已有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总结解答百分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问题,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理解相关术语的含义后,通过自主探究来感受知识间的联系,经历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2.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收集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等方面的信息,丰富学习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课堂上可以开放教学过程,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汇报、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