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例1,完成教科书P3“做一做”,P4“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
3.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积累基本的统计经验,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教学难点
经历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现在的班牌吗?
【学情预设】如果学生说喜欢,就让学生说出喜欢它的什么;如果学生说不喜欢,就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喜欢。
师:看来同学们对班牌的颜色还是有要求的。
2.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二(1)班准备制作班牌,要从右边四种颜色中选大家最喜欢的一种作为班牌的底色。
课件出示以下4种颜色。
【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会喜欢不同的颜色。
3.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学情预设】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先在班上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就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要知道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1)]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班牌颜色及颜色的确定谈起,让学生感受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和调查统计的必要性,感受生活与数据收集的密切联系。
师:看来同学们喜欢的颜色不全相同,按每个人喜欢的颜色订做班牌可以吗?
【学情预设】学生发言讨论后得出:班牌要统一订做相同的颜色。
师:订做哪种颜色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展开讨论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少数服从多数,以大部分同学最喜欢的颜色作为班牌的颜色比较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班牌的颜色不是以个人的观点来选择的,它需要统筹大家的意见,最合理的方案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呢?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既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引发下一个研讨内容。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方法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师:在这4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
【学情预设】学生会选择多种收集数据的方法,例如“举手”“数一数”“站到一起”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学生喜欢且易于操作的统计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想、说。可以引导学生多说几种方式,使其体会到调查方式的多样化。在认同这些方法后想一想,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让学生明白在数据少时,用举手的方式收集数据比较方便。
2.收集并记录数据。
师: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
师: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调查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种颜色。
板书: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统计过程中,教师参与第一种颜色的数据统计,后面几种颜色的统计,可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来统计,其余学生充当验证官,并完整表述整个过程。
【学情预设】会有部分学生重复举手,导致最后结果混乱。同时也会有学生发现问题,改善情况。
教师及时对相应情况进行提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再次理解“每人只举一次手”的意义所在。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师生互动,完善调查计划的过程,再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统计调查的严谨性。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
师:我们通过举手调查的方式,知道了最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可以用一个表格的形式来呈现结果。
教师边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特点,边板书颜色、人数,并画出表格。同时课件出示完整的表格。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了,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出示课件)
师:全班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最喜欢这4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
师:最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
【学情预设】比较最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得出:最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师:真是会思考的孩子!那你们能解决下一个问题吗?
【学情预设】这个班制作班牌,选择什么颜色最合适?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做一做”。
(1)师: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做?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如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根据收集的数据,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将表格填写完整。
(3)小组讨论并分析表格。
(4)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完成教科书P4“练习一”第1题。
(1)用举手的方法调查,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2)根据填写完的统计表中的信息,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等多种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JP2〗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记录,填入表格,形成统计表。通过分析统计表,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统计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四个重要领域之一,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我把“统计”这一数学知识还原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中,创设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了解统计知识的意义以及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