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第3课  做个“开心果”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提高自我的积极情绪,关注身边人的情绪状态,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习惯。

2.道德修养:知道生活中“开心果”角色的特点,掌握给他人带来快乐的方法与技巧,进一步增强自我的社会性发展。

3.责任意识:体会悦纳他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愿意在生活中做开心别人、快乐自己的“开心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家里和集体中的“开心果”,感知“开心果”角色的特点。(重点)

2.通过体会“开心果”开心别人、快乐自己的善意情感,学会与人愉快相处的方法和技巧。(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开心果”板贴和即时贴。

 

教学过程

一、“快乐鸟”变“开心果”

1.引入

今天我们的老朋友“快乐鸟”来到了开心果园。它在开心果园里发现了一棵神奇的开心树,还将这棵开心树带到了我们的班级。你们知道它在哪儿吗? (黑板上)对,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现在“快乐鸟”有话对大家说。

2.播放

播放“快乐鸟”的音频。

音频内容:(“快乐鸟”)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快乐鸟”,今天我想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大家,你们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开心树上结出的开心果。不过他和我们平时吃的开心果可不一样哦,想知道怎么不一样吗?跟我来,他就藏在故事里,你能找到他吗?

(板书:“开心果”)

3.提问

(播放根据教材第10页内容制作的音频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你为什么会发笑?

预设1:小妹妹把电视节目里的人看成是家里的人了!她说的话让我很好笑。

预设2:这个妹妹太幽默了!

4.追问

故事里的“开心果”是谁?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开心果”呢?

预设1:故事里的“开心果”是妹妹。

预设2:自己快乐,又能带给身边人快乐的人就是“开心果”。

5.播放

(“快乐鸟”)让自己快乐,我们就成了“快乐鸟”;带给身边人快乐,我们就变成了“开心果”。课件播放“快乐鸟”变成“开心果”的动画画面。

6.揭题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生活中有这样的“开心果”。今天,我们就跟随“快乐鸟”的脚步一起来“做个‘开心果’”。 (板书:做个“开心果”)

 

二、家中的“开心果”

1.我找家中的“开心果”

(1)讲述:“开心果”是个活泼的孩子,他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捉迷藏了。今天他想跟同学们一起玩,你们愿意吗? (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

(2)播放: (“开心果”)嘿嘿,找不到我吧,我藏在你们家中呢!

(3)交流: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生活中有这样的“开心果”。请大家找一找,谁是你们家的“开心果”?请分享你们家“开心果”的故事。

①和同桌说说谁是你家中的“开心果”,他(她)是怎样让家人感到快乐的。

课件出示范例:

是我家的“开心果”。有一次……

②全班汇报。

预设1:我家的“开心果”是我。有一次……

预设2:我家的“开心果”是我爸爸。有一次……

预设3:我家的“开心果”是我弟弟。有一次……

③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开心果”的特点。

预设1:爸爸用幽默给家人带来快乐。幽默是“开心果”的一个特点。

(板书:幽默)

预设2:我和弟弟用机灵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家人,使家人快乐。机灵是“开心果”的一个特点。

(板书:机灵)

(4)小结:我们不仅要让自己成为“快乐鸟”,还要带给身边的人快乐,成为大家的“开心果”。“开心果””真厉害.这么快就被你们找到了!

2.家人眼中的“开心果”

(1)播放:播放采访学生家长的视频。

不仅我们找到了“开心果”,爸爸妈妈也找到了“开心果”。你们想知道爸爸妈妈眼中的“开心果”是谁吗?

预设1:我们家的“开心果”就是我儿子。有次,我问他为什么苹果熟了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飞呢?他说:“因为苹果没长翅膀啊!”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预设2:我们家的“开心果”就是我女儿!三八妇女节那天,她给我制作贺卡,写上祝福的话:祝妈妈永远幸福美丽!我永远爱你!”虽然贺卡不够精美,但我却非常开心!

预设3:我们家的“开心果”是我女儿。她会和我一边做家务活一边聊天,让我很开心。

(2)交流:请视频中提及的“开心果”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预设1:我说苹果没长翅膀,逗得家人哈哈大笑,希望可以消除家人一天工作的疲劳。

预设2:我送妈妈贺卡,表达对妈妈的关心和爱。(板书“关爱”)

预设3:我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做家务,为她减轻负担。(板书“助人”)

(3)小结:原来,不仅机灵、幽默能成为“开心果”,帮助、关爱家人的小朋友也能成为家人的“开心果”。通过刚才我们一起寻找家中的“开心果”,你们知道什么人可以成为家人的“开心果”了吗?

预设:自己快乐还给家人带来快乐的人就是全家的“开心果”。

 

三、班级中的“开心果”

1.我们小组的开心果”

(1)教师与“开心果”对话。

教师:爱捉迷藏的“开心果”特别不服气,不仅你们找到了他,连爸爸妈妈们也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他。

“开心果”:不算不算,重来,重来!

教师:哎,“开心果”你不能耍赖啊!再来一次? 那也要看同学们同不同意。同学们,你们同意吗?

“开心果”:嘿嘿,这次我藏进人多的班级里,看你们还能不能找到我。

教师:同学们听见没有,他就藏在班级里,你们能把他找出来吗?

(2)交流:班级里的“开心果”是谁?找出我们班的“开心果”,把他/她的名字写在“开心果”板贴上,并且分享他/她的开心故事。(收集学生中关于真诚使人开心、快乐的故事)

①小组代表在开心树上挂出“开心果”的名字。

②分享他/她的开心故事。

预设:她关心同学,用心地帮助同学,让大家感到快乐。她是一颗真诚的“开心果”。(板书:真诚)

(3)模仿。

①四人一组,模仿教材第11页内容演一演。

②小组推选“开心果”,并说明推选的理由。

③推选小组为全班演一演。

(4)小结:大家说得真棒!能让别人开心、乐于助人、懂得欣赏别人、幽默机灵的人,都可以成为“开心果”。

2.智救被施魔法的“开心果”

(1)对话:教师与“开心果”对话。

教师:怎么样?“开心果”,你服不服?

“开心果”:我服了,我服了,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

教师:“开心果”,这就对了,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你也是聪明的孩子。

(2)播放:播放“开心果”快乐的笑声,逗笑全班同学。

(3)提问:大家被“开心果”的笑声感染得哈哈大笑,你们知道“开心果”为什么欢笑吗?

预设:老师夸奖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很开心。

(4)过渡:赞美也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欢乐。(板书:赞美)

快看,开心树上的“开心果”又结出来喽。有细心的同学发现不知为什么这个“开心果”变得非常小。原来,这是一颗被施了黑魔法的果实。想要解救他,需要收集很多来自赞美的快乐。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5)活动:击鼓传花赞美他/她。

①同桌互夸,感受快乐。

预设1:你的想法很有创意!

预设2:你今天穿的衣服真好看!

预设3:你上课听讲很认真!

预设4:你的坐姿真端正!

②师生互夸。

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游戏,我也来夸夸你们。

预设:学生赞美老师,老师夸奖学生。

(6)小结:我们的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开心果”的黑魔法终于被你们解除啦! (出示正常大小的“开心果”板贴)

3.什么样的人是班级的“开心果”

(1)提问:班级里什么样的人是大家的“开心果”?

预设1:自己快乐,又带给小伙伴快乐的人,才是“开心果”。

预设2:帮助别人的人,应该叫“开心果”,因为帮助别人,会让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

预设3:懂得赞美别人的人是“开心果”

预设4:懂得欣赏别人的人是“开心果”。

(2)过渡:大家说得真棒!能让别人开心、乐于帮助别人、懂得赞美别人、欣赏别人、幽默机灵的人都可以叫“开心果”。请大家读一读教材第11页的儿歌。

(3)出示:出示教材第11页儿歌,配乐朗诵儿歌。

我是一个“开心果”,

快乐机灵还幽默。

真诚赞美多助人,

快乐别人我快乐。

①第一遍:自己跟随音乐朗诵。

②第二遍:跟随音乐全体同学齐诵儿歌。

板书设计

做个“开心果”

关爱  幽默  赞美  机灵  真诚  助人

 

开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