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科幻故事的特点,培养科学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写出奇特而又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能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

思维能力:能展开想象,写出奇特而又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

审美创造:感知科幻故事的基本特点,启发学生展开科幻想象

【课前解析】 

本次习作要求是“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这是学生第一次尝试些科幻故事。与以往的想象类习作不同,本次习作要结合科幻故事的特点,借助相关的科学知识展开想象,也就是在想象中要能带有一些科学的元素,写一个科幻故事。写科幻故事,能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科学知识展开想象,既能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表达力。

关注科幻故事:科幻是科学幻想的简称。科幻故事是人们根据一些科学知识,编写出来的故事。

关注常见内容:

环保保护型,此类科幻故事一般以未来世界环境污染严重为背景,最终克服困难解决地球污染问题,也可以找到新的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此类文章新意不足,但简单易写。

“黑洞”型,“黑洞”是神秘的,把人吸进去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写文章可以利用黑洞的不可预知性,写写自己经历的冒险,这样的故事会非常吸引读者。

穿越型,穿越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到未来也可以回到过去,当我们抵达某个时间点时,主人公会做什么呢?一定又是一篇令人脑洞大开的作品。

关注科幻文学作品:《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流浪地球》《时间机器》等

关注想象作文:

1.要大胆想象。

2.想象要合理。

3.想象的内容要具体。

4.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 能展开想象,写出奇特而又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

2.能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感知科幻故事的基本特点,启发学生展开科幻想象。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幻故事的特点。

2.展开想象,写出奇特而又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视频导入

1.教师出示《流浪地球》片段视频:同学们,你们喜欢科幻故事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科幻电影片段要分享给大家。出示课件3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引导交流:出示课件4

  • 你印象最深刻的科幻故事是什么?
  • 故事里写了哪些现实中并不存在,却看起来令人信服的科学技术?
  • 这些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自主交流。

(设计意图:本单元学生已经学过科幻故事,课外也可能读过科幻故事。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回顾、搜集一些印象深刻的科幻故事。让学生借助这些故事初步感知科幻故事的特点。)

二、学会审题,读懂题意出示课件5

1.出示课文内容,指导审题。

出示课件6教师引导想象:想象一下,如果大脑能直接从书上拷贝知识,你会做些什么?

出示课件7预设1:遇到有人晕倒,可以利用丰富的知识进行救助。

预设2:发明一些新东西,方便人们的生活。

预设3:省下学习的时间去旅游,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出示课件8教师引导想象:想象一下,如果人能在火星上生活,会发生些什么?

出示课件9预设1:在火星种植蔬菜。

预设2:在火星看日出日落。

预设3:去火星的最宽的河冲浪.

出示课件10教师引导想象: 想象一下,如果用时光机穿越时空回到恐龙时代,会发生些什么?

出示课件11预设1:养一只小食草恐龙。

预设2:骑到恐龙背上去旅行。

预设3:收藏一个恐龙蛋。

教师过渡并出示本次习作的内容:大家的想象真有趣!本次习作内容就是让我们写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出示课件12

三、确定思路,指导写法

出示课件13教师引导:大胆设想:在你的笔下,人物的生活环境会是怎样的?他们可能运用哪些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这些科学技术使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怎样的奇特经历?放飞想象,让你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

(一)如何写科幻故事

出示课件14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我们如何写科幻故事吗?

预设1:故事要有一定的情节。

预设2:在故事中确定几个角色,要有各自的名字。

预设3:想象要有一定的真实性,令人信服。

出示课件151.教师指导:写科幻故事,想象要源于生活,有所依据,令人信服。

教师引导回顾课文:

出示课件16(1)读下面的句子,你通过什么内容可知,这是科幻故事?为了增强真实性,作者又是怎么写的?

那天晚上,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自己的日记里了。在2155年5月17日这一天她写道:“今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

预设:“2155年5月17日”表明这个故事是幻想的,为了增强真实性,作者写道: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自己的日记里了。

出示课件17(2)教师引导:你能发挥想象,说一说大脑是如何直接从书上拷贝知识的吗?

出示课件18预设:只见李博士拿出知识拷贝器,这是一台像笔记本一样大的电脑,将两根线在乐乐的太阳穴部位接住,只用了几秒钟,电脑中就传来“拷贝完毕,可以使用”的声音,知识拷贝到乐乐的大脑中了。

出示课件192.教师指导:写作时要大胆想象。

出示课件20教师引导回顾课文:

(1)读下面的语段,你觉得哪些地方神奇?

我认为是这个机器里的地理部分调得太快了一些,这种事是常有的。我把它调慢了,已经适合十岁左右孩子们的水平了。说实在的,她总的学习情况够令人满意了。

预设:能通过自主调节,改变知识的结构,多么神奇呀!

出示课件21(2)教师引导:展开想象,写一写人在火星上生活,可能发生的事情。

出示课件22预设:火星的夜晚特别有趣,以前在地球上,夏天睡觉时非常热,而到了火星上,不仅很凉快,而且可以开着小型飞机,到太空中看星星,看月亮。到了深夜,人们用陨石建造的房子会自然发光,五彩缤纷的。人们躺在陨石做的能量床上,看着纳米技术造的微型电视……

(二)精巧构思,列出提纲出示课件23

出示课件24教师过渡:知道了写法也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1.教师出示习作提纲要求,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出示课件25

2..范例学习。出示课件26-28

出示课件26)

 

出示课件27)

出示课件28)

 

3.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设计意图:写好作文,首先要选取合适的素材,然后要有清晰的思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文思路,这其实就是训练学生拟题纲、梳理文章脉络的能力。)

四、水到渠成,完成初稿

教师过渡:提纲列好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课上所学的方法,快快写起来吧!出示课件29

  1. 运用方法,自主完成习作。
  2. 写好之后,和同位交换一下,看看谁写得好。出示课件30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抓住科幻故事的特点,对同学的习作提出修改建议。
  2. 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例文赏析

1.范文赏析出示课件32-34

神奇的知识拷贝器

为了解决小朋友们不爱背书、不肯记书本中的知识这一问题,李博士发明了一种最先进的知识拷贝器——“超强大脑”,让你的大脑能直接从书上拷贝知识。

消息一出,小朋友们可乐开了花,围着李博士直喊:“我要‘超强大脑!’我要‘超强大脑!’”李博士为了验证自己发明的高科技效果,邀请了乐乐上台实验。李博士先给我们展示了一本《中国通史》,真是厚厚的一本呀!

“这本书记述了中国历史知识,实验前,我先来考查乐乐小朋友历史知识学得怎样。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哪位?”“朱元璋。”“错。答案是万历帝,他的名字叫朱翊钧。”“火药始用于军事上是在什么时候?”“明朝。”“错。答案是唐朝末年。”……

乐乐一连错了五道题。“现在,我们给乐乐装上‘超级大脑’,让他的大脑直接拷贝这本《中国通史》的所有知识。”只见李博士拿出一台像笔记本一样大的电脑,将两根线在乐乐的太阳穴部位接住,只有一秒钟,知识就拷贝到乐乐的大脑中。电脑中传来“拷贝完毕,可以使用”的声音。

“下面验证实验实效。请听题。杨贵妃死在什么地方?”“马嵬驿。”“正确。”“项羽破釜沉舟杀了谁?”“苏角。”“正确。”“《左传》纪元从鲁国哪位国君开始?”“鲁隐公。”“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的主张?”“魏源。”“正确。”“《南京条约》什么时候签订的?请说出具体年月日。”“1842年8月29日。”“正确。”……“正确。”……“正确。”……乐乐连连答对十题,张口就来,真是神了。

台下的小朋友们张大着好奇的眼睛。“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最后,李博士给每一位小朋友都配上了一台“超级大脑”。有了这台“超级大脑”,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真是如虎添翼呀!

科学就是这么神奇!

2.出示课件35教师点评:这篇科幻故事,作者从“如果你的大脑能直接从书上拷贝知识”中想象出知识拷贝器“超级大脑”。文中虚构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李博士与同学们的现场交流、验证,对这一高科技产品的功能进行了介绍。

3.出示更多例文

二、优点借鉴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例文优点。

出示课件36教师总结:

1.围绕科技主题。作者选材题目中的第一个高科技产品,“如果你的大脑可以直接从书上拷贝知识”,由此想象出知识拷贝器。

2.发挥丰富想象。围绕知识拷贝器,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一是想象其安装使用的过程;二是想象它使用测试的过程,描写生动,想象丰富,妙趣横生。

3.突出奇特经历。作者虚构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李博士与同学们的现场交流、验证,展示出知识拷贝器的非凡魅力。

三、交换修改

1.和同桌交换作文,学生根据“评分标准”相互批改。出示课件37)

2.出示评价标准。出示课件38)

3.评改范例。出示课件39)指名学生说一说有什么需要修改的?

背上这个背包飞行器,我立刻冲出家门,向学校奔去。一路上,我看到好多小伙伴都背着飞行器呢。它们形状像书包,但是颜色各异,真是漂亮啊!糟糕,前面堵车了,行人这么多,我们要急着上课,怎么办?这时候,书包提示我是否飞行。我点头同意后,就飞了起来。

预设: 飞行器飞行是个极具科学幻想的情节,但是在这段中只用了一句话,过于简略。

4.出示评改后的段落,说说为什么这样修改。出示课件40)

背上这个背包飞行器,我立刻冲出家门,向学校奔去。一路上,我看到好多小伙伴都背着飞行器呢。它们形状像书包,但是颜色各异,真是漂亮啊!糟糕,前面堵车了,行人这么多,我们要急着上课,怎么办?这时,手腕上的电子表自动发出“嘟嘟嘟”声,提示我可以启动飞行器了。我连忙按动“飞行”键,只听到电子手表上传来声音:“你好,小主人!请输入你此次飞行目的地。”我连忙对着手表勾选了实验小学的地址。“请站直身子,做好飞行准备。十,九,八……”在数完最后一个数后,随着一声轻脆的“叮咚”声,我飞起来啦!

预设: 红字部分详细描述了飞行器的起飞经过,起飞程序合情合理,也很有科技感和趣味性。

5.方法小结。出示课件41)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并能插上科学的翅膀,也就是在想象中要能带有一些科学的元素,写一个科幻故事。写科幻故事,能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科学知识展开想象,既能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表达力。这节课里,启迪思维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想象才能展翅飞翔。所以教师要采用各种手段让学生放开思维,并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